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

感冒黃金四小時?

近來看到一藥廠廣告,
說感冒的黃金四小時當服用某沖劑,
一聽便滿腦子疑問

為甚麼有一種方藥能治大部分的感冒呢?

中醫的理論首當辨證論治,
則以病人當前的身體情況用上合適的方藥,
中醫跟西醫不同的是,
中醫看的是症狀背後的原因,
而不是症狀的表現,
西醫對咳嗽用止咳藥,流鼻水用收鼻水藥,
但中醫治感冒就能依不同的情況,
從最基本(注:只是最基本)的四、五種不同的方中擇一而用,
所以我真的不明白為何能用一方走天下!

為何會得出黃金四小時這個治感冒的時限?

很多時,當我們稍稍受到風寒時便已作感冒,
可能只覺有寒意,
其他症狀並未出現,
黃金四小時的計算應從此時開始計算,
還是待一般感冒症狀(如咳嗽、流鼻水等)出現才計算?
其實臨床上,很多的感冒病人來看時已病了1日以上,
只要辨證準確,感冒還是能很快痊癒的。

始終,廣告還是抓中了大部分人喜歡便捷的心理,
但要注意的是,沖劑始終也是藥物,
服用前應多作考慮,
有時錯誤用藥可令病情加重,
不清楚時還是找醫生看看比較安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