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
你懂你的孩子嗎?
常有父母與小朋友來看病,
總是父母一直講,
原因不外乎小朋友辭不達意,
或是小朋友怕生不肯講,
但只要多給些耐性,多問幾次,
情況多數能改善,
而且小朋友的答案總令父母意想不到。
那天,一位爸爸帶著一個小朋友來到,
主要問題為睡眠差和不長肉。
一直也是爸爸代為回答我的問題,
說到食飯的問題時爸爸大表無奈,
因為一餐飯總要食一個半小時以上,
而且爸爸說小朋友有嚴重偏食情況。
我轉向問小朋友:你係學校都係食得咁慢?
小朋友:唔係呀,我十分鐘食晒,如果唔係無時間玩!
我:咁你係學校食唔食菜?
小:食呀,唔食晒唔出得課室。
再細問就會發現,小朋友的偏食問題源於父母不給他選擇權,
而且沒有誘因令小朋友想食。
我先開藥處理小朋友的睡眠問題,
再跟小朋友商討解決食飯時間過長及偏食的方法,
首先爸爸答應不再為小朋友夾餸,
再讓小朋友自行夾餸到他的小碟中,
並要全部食完。
也跟他商量一個合理的食飯時間,
他自己決定要在一個鐘內,
我就說那好,下次來就看看你做不做到!
下一次覆診,小朋友的黑眼圈淡了,
爸爸也說他睡得好了。
而小朋友也自豪的說半個鐘已經食完飯,
不再偏食了!
很多時,父母也有盲點,
總覺得我為兒女好,
我都給他選擇了最好的,
為甚麼他還是做不了父母所想呢?
反而沒有在孩子角度想想他想要甚麼。
有時,小朋友想要的只是一個選擇權,
不一定是選擇要不要,
可能只是選擇要多少。
耐心的溝通,有時比遷就與責罵更為有效。
共勉之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